
“专精特新”是国家为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之路而实施的重大战略。成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不仅是企业实力的权威认证,更能获得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。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湖北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的申报要点。
免费咨询热线:17702775565。(微信同号)
专业做项目申报12年,申报经验非常丰富,有很多大企业成功案例!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、商标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、科技成果评价、专精特新、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、非遗、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、绿色工厂、大数据企业、首台套、标准、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、科学技术奖、规上企业、老字号、新产品、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商业计划书、公司注册注销、工商办理、股权设计、挂牌上市、软件开发、网站外包定制、百度关键词排名、SEO优化等众多项目辅导规划。
湖北省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培育体系分为三个梯度:创新型中小企业 →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→ 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企业需逐级申报,不能跨级申请。
这是申报“专精特新”的前置条件,只有先被评价为“创新型中小企业”,才能申请下一级的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”。
基本要求:
在湖北省内工商注册,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正常经营2年以上。
符合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》。
企业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,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、质量、环保事故。
评价指标: 主要从创新能力、成长性、专业化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,具体包括研发费用占比、知识产权数量、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。
在满足“创新型中小企业”的基础上,需同时满足以下专项条件中的至少一项:
专业化指标: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70%以上;主导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省前3位。
精细化指标: 拥有与相关产品相关的有效专利、软件著作权或专有技术至少1项;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
特色化指标: 拥有省级及以上品牌、商标1项以上。
新颖化指标: 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%;自建或与高校、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。
在已被认定为“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”的基础上,申报条件更为严格,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:
专业化程度: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70%以上;主导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10或全省前3。
创新能力: 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均不低于3%;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的Ⅰ类知识产权(发明专利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)。
经营管理: 企业具有良好的数字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。
经济效益: 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1亿元以上,或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。
申报材料是评审的核心依据,必须真实、完整、规范。以下为通用核心材料清单:
《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书》/《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申请书》:在线填报后生成,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。
营业执照复印件。
企业情况说明:围绕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的申报方向,详细阐述企业在特定领域的优势、技术创新能力、市场地位、未来发展规划等。
相关证明材料:
财务证明: 近两年的年度审计报告(需体现研发费用专项)。
创新证明:
知识产权证书(专利、软著等)。
研发机构设立证明文件。
参与制定行业、国家或国际标准的证明。
质量与管理证明:
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。
产品认证、品牌荣誉证书。
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等。
市场地位证明: 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细分市场占有率证明,或相关说明材料。
信用证明: 通过“信用中国”网站查询的信用报告。
注意: 所有材料需按顺序装订成册,并加盖骑缝章,以备后期线下核验。
成功认定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可享受从国家到地方的多层次、全方位奖补和支持政策。
|
层级 |
支持方向 |
具体奖补内容(仅供参考,以最新政策为准) |
|
国家级 |
资金直补 |
对获批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(约100万元)。 |
|
省级 |
资金奖励 |
对新认定的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省级财政通常给予数十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 |
|
|
创新平台支持 |
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牵头建设研发中心、创新平台,3年内建设费用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,省级按10%的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。 |
|
|
金融支持 |
优先推荐给合作银行,享受“专精特新”贷等低息信贷产品;优先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,给予上市指导。 |
|
市/县级 |
配套奖励 |
各地市(如武汉、宜昌、襄阳等)均有不同程度的配套资金奖励,例如: |
|
普惠政策 |
政策倾斜 |
• 人才支持:优先纳入人才引进计划,提供住房、子女教育等便利。 |
提前规划,梯次培育:企业应尽早进行“创新型中小企业”评价,为后续申报打下基础。制定清晰的“创新型→省级→国家级”培育路径。
对标自查,查漏补缺:对照申报条件,提前梳理企业在知识产权、研发费用、财务数据等方面的短板,尽早弥补。
材料真实,逻辑清晰:申报材料是专家评审的唯一窗口,务必确保数据真实可信,论述逻辑严密,突出核心优势和“专精特新”特质。
总结而言,申报湖北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,但回报丰厚。它不仅能带来直接的资金补助,更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、获取稀缺资源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门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