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最新发布了《关于开展2025年专精特新"小巨人"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》,小编整理政策内容如下,想申报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可咨询小编:
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申报免费咨询:17391873147(微信同号)
一、2025年申报条件变化
本年度申报呈现三大变化:
1.营收门槛升级:不再接受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企业的申请或复核;
2.材料简化:取消第三方市场占有率证明、国内发明专利证书等材料;
3.审核趋严:引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核查真实性,数据造假将面临3年禁入。
二、2025年申报主体与条件
(一)申报主体范围
新申请企业:已获省级“专精特新”称号的中小企业;
复核企业:2022年认定的第四批和复核通过的第一批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(二)六类企业禁止申报(一票否决)
1.近三年发生重大安全、质量、环保事故;
2.存在严重失信、偷漏税等违法行为;
3.控股股东企业已获“小巨人”称号或属于同一集团同类产品企业;
4.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企业;
5.数据造假或材料造假的关联企业;
6.未按要求完成梯度培育(创新型→省级专精特新→小巨人)。
三、2025年申报流程与关键时间节点
1. 线上填报阶段(2025年5月14日-6月5日)
入口: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(http://zjtx.miit.gov.cn);
操作要点:
提前确认账号密码(往年超30%企业因账号问题延误);
填报数据必须与审计报告一致,否则直接淘汰。
2. 省级初核阶段(2025年6月5日-6月25日)
核心任务:补充佐证材料(各省份要求不同);
重点核查项:财务数据真实性、技术专利产业化能力、产业链地位。
3. 部级终审阶段(2025年6月25日后)
审核方式:专家盲审+实地抽查(抽查比例约15%);
结果公示: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第七批名单及复核结果。
四、申报材料清单与填报常见问题
(一)必须提交的5类核心材料
1.审计报告:
需由财政部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;
审计报告中需单独列出“主营业务收入”“主营业务成本”指标。
2.知识产权证明:
仅需填写国内发明专利数量(系统自动核验);
海外专利、集成电路布图需上传证书。
3.主导产品说明:
明确产品所属领域(如工业六基、网络安全等);
提供技术路线图或行业协会推荐函(非强制但建议)。
4.数字化系统证明:
ERP/MES/PLM系统使用截图(加盖公章);
优先上传供应商合同或验收报告。
5.产业链配套说明:
大客户采购协议模板(重点标注产品用途);
进口替代证明(如原进口设备参数对比)。
(二)5个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1.财务数据不一致:审计报告未标注研发费用或主营业务收入;
→ 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中单独列出关键指标。
2.专利未产业化:发明专利未实际应用于产品;
→ 提供专利对应的销售合同或检测报告。
3.主导产品模糊:未明确界定产品与“工业六基”的关联性;
→ 用技术参数对比表说明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具体表现。
4.数字化系统造假:仅提供截图无实际使用证据;
→ 补充系统采购合同或实施验收报告。
5.控股关系冲突:同一集团内多家企业申报同类产品;
→ 拆分业务领域,差异化申报主导产品。
五、复核企业专属政策与注意事项
(一)2025年复核企业政策放宽
增长率豁免:无需满足“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≥5%”;
材料简化:沿用原申报数据,重点更新知识产权与财务数据。
(二)复核失败风险预警
若未通过复核,企业将失去“小巨人”称号且无法享受后续政策(如北交所上市绿色通道)。
建议:
提前自查近三年财务合规性(重点:研发费用占比);
更新产业链配套证明(如新增客户合作协议)。
六、2025年官方审核规则与应对策略
(一)数据核查升级
比对工具:工信部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、税务总局数据库,自动核验专利、营收数据;
人工核查:专家重点审查“市场占有率≥10%”“研发投入占比”等主观指标。
(二)推荐名额动态调控
第六批通过率低的省份将被削减第七批推荐名额;
建议企业提前与省级主管部门沟通推荐优先级。
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申报免费咨询:17391873147(微信同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