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dang中央GWY、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强国、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,加快推进我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,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和服务水平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起草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征求意见稿),依据相关程序规定,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,请于2023年10月19日之前,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市市场监管局。
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:19855109130(V同号)
(卧涛集团:抖音短视频运营推广、百度关键词运营推广、项目申报、工商财税、股权设计、软件开发、可研报告、商业计划书、专利商标版权软著、科技成果评价、资质认证等企业服务平台)
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(征求意见稿)
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,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,根据《dang中央、GWY关于印发<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(2021-2035年)>的通知》(中发〔2021〕32号)、《ZG湖北省委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鄂发〔2022〕8号)精神,结合随州实际,制定如下意见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。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dang的20大精神,深入落实XJP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,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、服务水平,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,服务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。
(二)主要目标。到2025年底,全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优化,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效能明显提高。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、保护、管理、服务全链条打通,实现有效发明专利达到600件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,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5件,有效注册商标量累计达到3万件,平均每万户市场主体拥有有效注册商标820件,商标国际注册量稳步增长,有效地理标志达到20件。
二、推进措施
(一)培育壮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。围绕专汽、风机、精细化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文旅等八大产业,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计划,创造一批高价值专利、高知名度商标和核心版权。加强对植物新品种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民间文艺等开发利用,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。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每件奖励1万元,对PCT国际授权发明专利每件奖励10万元。
(二)加强商标品牌建设。持续增品类、提品质、创品牌,强化提升“两香一油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。推进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行动。深入对接湖北省荆楚品牌培育工程。大力培育和运用“随州专汽”集体商标,着力提升“专汽之都”品牌影响力。加大驰名商标培育和保护力度。引导企业开展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,助力随州企业和品牌走出去。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,完善“政府+企业+产品+品牌”发展模式。
(三)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。支持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,鼓励企业通过转让、许可、作价入股等方式获取高价值专利成果。对以专利、商标、版权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的,给予40%的贴息补助,每家企业年度不超过20万元。实施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程,支持企业推行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,将贯标认证情况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重要条件。
(四)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。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,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、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作为“双随机一公开”检查重点,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、恶意商标注册等行为,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设。
(五)加强司法保护。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,推进知识产权民事、刑事、行政案件“三合一”审判机制,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,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和证据标准,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信息互通共享。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,严格执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入罪标准。
(六)加强行政执法。建立市场监管、公安、版权、文旅、农(林)业、海关等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协调及信息共享机制,开展行政执法专项行动,加大对专利、商标、地理标志、商业秘密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、版权作品、植物新品种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,加强对大型商业场所、电商平台、展会、进出口等关键领域的保护力度。
(七)完善维权援助机制。加快推进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,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,建立知识产权纠纷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,推进知识产权仲裁、调解、鉴定、公证机构建设。在全市重点市场、园区及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,健全投诉举报快速受理调查机制,提供集宣传、咨询、投诉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“一站式”快保护服务,对市级以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每年给予1万元补贴。
(八)加强技术支撑。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建设,构建专业化技术援助判定体系,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,加快建设侵权判定、维权援助知识产权专家(人才)库,加强技术调查于检验鉴定,及时有效化解侵权矛盾纠纷。
(九)加强海外维权服务。鼓励企业申报省、市重点企业知识产权海外护航工程,指导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、分析预警和纠纷应对,引导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,持续发布海外经贸摩擦预警,不断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。
(十)加强跨区域办案协作。推进“襄十随神”城市圈及随州周边省市知识产权保护同城化发展,建立知识产权联合执法、应急联动和协同处置机制,加强证据移送、信息共享、委托调查、配合执行等发面的协作。
(十一)积极对外合作交流。组织企业、行业协会参加国家、省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、展会、赛事等活动,提升随州市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水平。
(十二)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融合。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,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,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。
(十三)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。培育专业化、品牌化、规模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,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服务机构,服务辖区市场主体创新。建立随州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机构、从业人员信息库,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监测和监管。
(十四)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。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、司法队伍人员配备和职业化、专业化建设,开展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训。持续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,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市委dang校(市行政学院)、干部培训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内容。
三、工作要求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充分发挥随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作用,统筹协调推动各相关工作落地见效。各县市区dang委、政府要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制定政策措施,完善工作机制,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。
(二)加强政策激励。对照省委、省政府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,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保障,促进专项资金重点投向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、知识产权运用转化、优势企业培育、重点产业保护、专业人才培养、公共信息服务等领域,确保知识产权政策能够兑现落地。各县市区要建立与知识产权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。
(三)加强宣传引导。完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,构建大宣传格局。利用“3·15”消费者权益保护日、“4·23”世界读书与版权日、“4·26”世界知识产权日、“5.10”中国品牌日、中国专利周等重要时机,开展知识产权沙龙等宣传活动,通过现场咨询、巡回宣讲、媒体广告等形式,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。
(四)加强考核督导。各县市区、有关市直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工作目标及要求,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。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,将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,督导各地落实属地责任,并会同市委督查室、市政府督查室对本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,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、落地见效。